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

2024-03-26 10:32:02 | 你好网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你好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高考能多一分,我们都不能放过任何可以提高分数的正当手段,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 于 高二化学 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试题

一、 选择题

1.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 ( )

A.液化气 B.煤油 C.煤球 D.木柴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成气态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提高

3.已知1gC完全燃烧时放出32.79KJ热量,则C的燃烧热是 ( )

A.32.79KJ B.32.79KJ/mol C.393.5KJ/mol D.393.5KJ

4.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kJ/mol,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26.0kJ B.五1.9kJ C.155.8kJ D.467.3kJ

5.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2O(g)=H2(g)+1/2O2(g) ΔH=+242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kJmol-1

C.H2(g)+1/2O2(g)=H2O(g) ΔH=+242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kJmol-1

6.在100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CO2占2/3,且C(s)+1/2O2(g)=CO(g);△H=-110.35kJ/mol CO(g)+1/2O2(g)=CO2(g);△H=-282.57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

A.392.92kJ B.2489.44kJ C.784.92kJ D.3274.3kJ

7.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D.1/2CH4(g)+O2(g)=1/2CO2(g)+H2O(l) ΔH=-890kJmol-1

8.已知在 25℃ ,101kPa 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8H18(l)+ O2(g)=8CO2(g)+ 9H2O(g);ΔH = - 48.40 kJmol-1

B.C8H18(l)+ O2(g)=8CO2(g)+ 9H2O(l);ΔH = - 5518 kJmol-1

C.C8H18(l)+ O2(g)=8CO2(g)+ 9H2O(l);ΔH = + 5518 kJmol-1

D .C8H18(l)+ O2(g)=8CO2(g)+ 9H2O(l);ΔH = - 48.40 kJmol-1

9.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CO2(g) ;△H = -283KJ/molCH4(g)+ 2O2=CO2(g) +2H2O(g) ;△H = -890KJ/mol,现有4mol CO和CH4组 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2953 KJ,则CO和CH4的体积比 ( )

A.1:3 B.3:1 C.1:2 D.2:1

10.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s)+ O2(g)=CO(g);△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D.1/2 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

11.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

B.C2H2(g)+ O2(g)=2CO2(g)+H2O(l);△H=2b kJ/mol

C.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 kJ/mol

1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二、填空题

13.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在101 kPa时,10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热量5×105 kJ,丁烷的燃烧热为_________,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 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 mol CO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15.利用太阳能的 方法 之一,是将装有芒硝的密闭塑料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作用,使室内保持较低温度;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温暖,这种作用是利用 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1/2O2(g)=H2O(l)的△H=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 KJ/mol。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A 3、C 4、A 5、A 6、C 7、C 8、B 9、A 10、D 11、A 12、D

二、填空题

13、2900KJ/mol C4H10(g)+13/2O2(g) 4CO2(g)+5H2O(l) △H=—2900KJ/mol

14、CH4(g)+2O2(g) = CO2(g) + 2H2O(l);△H=-891.15KJ/mol

15、Na2SO4+10H2O Na2SO410H2O + Q

16、H2(g)+1/2O2(g)=H2O(g) △H=—241.8 KJ/mol ; —285.8; 285.8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相关 文章 :

★ 2017高二化学会考试题及答案

★ 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

★ 高二化学重难点易错知识点汇总与解析

★ 2016年高二会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 高二化学课本目录

★ 高中化学常见知识大全,答题知识汇总

★ 2020高中化学推断题必备知识归纳总结集锦分享

★ 高中化学考点整理归纳

★ 高二化学选修3测试题及答案

★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归纳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

2022年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

2022年全国高考将在6月7日开考,相信大家都非常想要知道湖北高考化学科目的答案及解析,我就为大家带来2022年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

2022年湖北高考答案及试卷汇总

点击即可查看

大家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高考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了解更多院校详细信息。

、湖北高考化学真题试卷(考后更新)

目前试卷暂未公布,所以关于湖北高考的化学试卷及答案我会在公布后及时为大家更新, 大家可以关注本文,我会第 时间为大家更新。

二、湖北高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考后更新)

目前暂未公布,请大家耐心等待更新。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

高二下学期化学暑假作业答案

你好网(https://www.nihao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二下学期化学暑假作业答案的相关内容。

【篇一】
1.D

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葡萄糖含有醛基,故可与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依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不含有醛基,故不能与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不含有醛基,故不能与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含有醛基,故不能与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D.葡萄糖含有醛基,故可与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要注意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与新制备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2.A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一般达1万以上、一般具有重复结构单元.

解答:解:A.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葡萄糖是单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蔗糖属于二糖,葡萄糖属于单糖,相对分子质量不很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难度较小,清楚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及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即可解答.

3.B

4.D

解: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故A正确;

B.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若变蓝则水解不完全,故B正确;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故C正确;

D.因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错误.

故选D.

5.D

6.B

7.A

8.(1)H2SO4;NaOH;Cu(OH)2;

(2)否;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加入碘水,看是否变蓝,若变蓝说明部分水解,若不变蓝说明水解完全.

解:(1)淀粉需要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所以A为H2SO4;得到的砖红色沉淀为氧化亚铜,说明试剂C为Cu(OH)2混悬液,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前需要用NaOH溶液中和,则B为NaOH,

故答案为:H2SO4;NaOH;Cu(OH)2;

(2)由于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前必须加入NaOH溶液中和,

故答案为:否;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淀粉遇到碘单质显示蓝色,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碘水,若变蓝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若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故答案为:加入碘水,看是否变蓝,若变蓝说明部分水解,若不变蓝说明水解完全.

9.(1)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

(2)①C12H1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②(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解析A遇碘水变蓝色,则A为淀粉;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B为葡萄糖,C为蔗糖。

【篇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正价依次升高

C.N、O、F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D.Na、K、Rb电负性逐渐减小

2.下列表示式错误的是()

A.Na+的轨道表示式:

B.Na+的结构示意图:

C.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

D.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1

3.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信息:①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Q是地壳中含量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w与R同主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乙>甲

D.甲、乙和丙分子均为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3)由元素J、C、E组成一种化学式为J(CE)的配位化合物,该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

一20.5℃,沸点为103~C,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该化合物的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范德华力E.氢键F.配位键

Ⅱ.(1)BCl3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种。写出与BCl3结构相同的一种等电子体(写离子)。

(2)科学家测得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①胆矾的化学式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为的

②胆矾中SO42-的空间构型为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0道小题,,共0分)试卷答案

1.C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A、根据Na、Mg、A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

B、根据P、S、Cl最外层电子数目=元素的正价(氧、氟除外);

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第IIIA和第VA族反常;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弱.

解答:解:A、Na、Mg、Al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别为11、12、1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逐渐增多,故A正确;

B、P、S、Cl最外层电子数目分别为5、6、7,正化合价分别为+5、+6、+7,故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第IIIA和第VA族反常,O、N、F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故C错误;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减弱,则Na、K、Rb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明确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A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写为[Ne]3s1,Na+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Na为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所以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s1,轨道表示式用箭头“↑”或“↓”来区别自旋方向的不同电子,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轨道表示式用一个方框或圆圈表示能级中的轨道,用箭头“↑”或“↓”来区别自旋方向的不同电子,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2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内,且自旋方向相反,所以Na+的轨道表示式:,故A错误;

B.Na+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

C.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写为[Ne]3s1,故C正确;

D.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Ne]3s1,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把握电子排布式和轨道式的书写方法.

3.B

知识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答案解析:B解析: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Q是地壳中含量的元素,则Q是O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且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单质层数,则R是H,T是N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且Y的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则Y电子层数为3、其最外层电子数是3,则Y是Al元素;W与R同主族且W原子序数大于O而小于Al,则W为Na。

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大,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Q

错误;B.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分别是Na2O、Na2O2,氧化钠、过氧化钠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其阴阳离子之比为1:2,正确;C.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Al2O3,氧化铝是一种两性物质,错误;D.由Y和T组成的物质AlN,AlN属于原子晶体,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和T在高温下生成,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原子结构确定元素,再结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来分析解答,注意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分别是过氧根离子和钠离子,为易错点。

4.D

考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分析:A.根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判断;

B.上下两个顶点与中心R原子形成的键角为180°,中间为平面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的键角为120°,顶点与平面形成的键角为90°;

C.RCl5RCl3+Cl2↑;

D.R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5个共用电子对.

解答:解:A.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长不同,所以键能不同,故A正确;

B.上下两个顶点与中心R原子形成的键角为180°,中间为平面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的键角为120°,顶点与平面形成的键角为90°,所以键角(Cl﹣R﹣Cl)有90°、120、180°几种,故B正确;

C.RCl5RCl3+Cl2↑,则RCl5受热后会分解生成分子立体结构呈三角锥形的RCl3,故C正确;

D.R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5个共用电子对,所以RCl5中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0,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键角、键能、8电子稳定结构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题目中分子的立体结构图.

5.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由于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能为8,故W、X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3,且X原子序数较大,故W处于第二周期,X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W为C元素、X为Al元素,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则Z为Cl,Y为Al到Cl之间的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由于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能为8,故W、X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3,且X原子序数较大,故W处于第二周期,X处于第三周期,可推知W为C元素、X为Al元素,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则Z为Cl,Y为Al到Cl之间的元素.

A.若Y为Si,则电负性Si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X>Y>Z>W,故B错误;

C.Y、Cl形成的分子可以为SiCl4,为正四面体构型,故C正确;

D.WY2分子应为CS2,结构式为S=C=S,分子中δ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1: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涉及原子电负性、半径比较、化学键、分子结构等,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Y元素的不确定性,难度中等.

6.B

考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

B.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C.甲烷为正四面体,二氧化碳为直线型,水分子为V形,氧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之间排斥大于成键电子对,键角小于甲烷,据此判断键角;

D.离子电荷相同,离子半径越大离子键越弱,物质越不稳定.

解答:解:A.F﹣、O2﹣、N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2﹣>F﹣>Na+,Li+电子层最少,故离子半径最小,则微粒半径:O2﹣>F﹣>Na+>Li+,故A错误;

B.非金属性CC,酸性:HClO4>H2CO3,故B正确;

C.甲烷为正四面体,二氧化碳为直线型,水为V形,氧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之间排斥大于成键电子对,故其键角小于甲烷,即分子中的键角:CO2>CH4>H2O,故C错误;

D.离子电荷相同,自上而下碱金属离子半径减小,故离子键强度LiCl>NaCl>KCl>RbCl,故稳定性LiCl>NaCl>KCl>RbC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微粒半径比较、元素周期律、键参数、晶体类型与性质等,注意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键角.

7.D

【知识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的关系

解析: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知Y为Si;X、Y、Z、W同周期,都处于第三周期,由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X为Na、M为O;Z、M同主族,则Z为S;原子半径:Z>W,则W为Cl。A.钠和氧可以形成Na2O、Na2O2,故A错误;C.因水分子中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沸点为H2O>HCl>H2S,故C错误;B.元素Y(Si)、Z(S)、W(Cl)的单质晶体分别属于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故B错误;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如氯气和臭氧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应用,难度中等,“Y是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是推断突破口,注意D选项中高纯硅的制备原理,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8.(1)①三角锥型;sp3;②3;

(2)①强;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

②H2SeO3和H2SeO4可表示为(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更易电离出H+.

考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分析:(1)①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分子空间构型,根据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判断杂化方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氮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每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π键计算;

(2)①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与氢元素的结合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在水溶液中就越难电解,酸性就越弱;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

②根据中心元素Se的化合价可以判断电性高低,电性越高,对Se﹣O﹣H中O原子的电子吸引越强,越易电离出H+.

解答:解:(1)①在NH3分子中,有3个N﹣H键,和一对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在N2H4中,氮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答案为:三角锥型;sp3;

②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即有1molN2H4参加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而每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π键,所以形成3molπ键,故答案为:3;

(2)①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与氢元素的结合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在水溶液中就越难电解,酸性就越弱,非金属性S>Se,所以H2Se的酸性比H2S强;

气态SeO3分子中Se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SO32﹣离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6+2﹣3×2)=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强;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

②H2SeO3和H2SeO4可表示成(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H2SeO4比H2SeO3酸性强,

故答案为:H2SeO3和H2SeO4可表示为(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更易电离出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空间构型、原子杂化方式、化学键的计算等知识,难度不大,(1)解题中注意对分子结构的分析.

9.(1)M94(2)二氧化硅(3)共价键3

(4)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你好网

②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一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sp31:3[SiO3]n2n-(或SiO32-)

知识点: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解析:(1)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对应能层分别别为K、L、M,其中能量的是最外层M层,该能层有s、p、d三个能级,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有5个轨道,所以共有9个原子轨道,硅原子的M能层有4个电子(3s23p2);

(2)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

(3)硅晶体和金刚石晶体类似都属于原子晶体,硅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在金刚石晶体的晶胞中,每个面心有一个碳原子(晶体硅类似结构),根据均摊法知面心位置贡献的原子为6×1/2=3个;

(4)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NH3和MgCl2,方程式为: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

(5)①烷烃中的C-C键和C-H键大于硅烷中的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所以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②键能越大、物质就越稳定,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故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硅酸盐中的硅酸根(SiO44−)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中心原子Si原子采取了sp3杂化方式;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3个氧原子,化学式为SiO32-。

思路点拨:杂化方式看物质的结构比如:直线型为sp,平面型为sp2,四面体型为sp3,或运用价电子对数计算法:对于ABm型分子(A为中心原子,B为配位原子),分子的价电子对数可以通过下列计算确定:n=1/2(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配位原子中卤素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价电子,氧原子和硫原子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若为离子,须将离子电荷计算在内:n=1/2(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离子电荷数),阳离子取“-”,阴离子取“+”。根据价电子对数可以有以下结论:

分子价电子对数几何构型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BeCl22直线型sp

BF33平面三角形sp2

SiCl44正四面体sp3

价层孤VS立体SO330sp2平面三角CH440sp3正四面体NH4+40sp3正四面体H2O42sp3VBF330sp2平面三角CO32-30sp2平面三角SO231sp2VNH341sp3三角锥

10.I.(1);F>N>O>C(2)CD(3)BDF

(3)根据其性质可知应为分子晶体,晶体中存在范德华力,Cr(CO)5为配位化合物,其中含有配位键,CO中存在碳氧极性键。

Ⅱ.(1)sp2;3;NO3-或CO32-.

(2)①[Cu(H2O)4SO4]·H2O②正四面体.

知识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等电子原理”的应用,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I(1);F>N>O>C(2)CD(3)BDF

(3)根据其性质可知应为分子晶体,晶体中存在范德华力,Cr(CO)5为配位化合物,其中含有配位键,CO中存在碳氧极性键。

Ⅱ.(1)sp2;3;NO3-或CO32-.

(2)①[Cu(H2O)4SO4]·H2O②正四面体.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A为氢、B为Be、C为碳、D为氮、E为氧、F为氟、G为Al、H为Cl、I为Cr、J为Fe.(1)I为Cr,核外电子数目为24,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价电子排布图为;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元素原子各轨道处于全满、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F>N>O>C。

(2)元素A分别与C、D、E形成最简单的常见化合物分子甲、乙和丙分别为CH4、NH3、H2O,A.CH4、NH3、H2O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故A正确;B.CH4、NH3、H2O中,中心原子均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均采取sp3的杂化方式,故B正确;C.由于排斥力: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成键电子,故键角甲烷>氨气>水,故C错误;D.甲烷是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Ⅱ.(1)BCl3中的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原子属于sp2杂化;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根据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半充满的N原子和全充满的Be原子第一电离能要比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高,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Be、C、O三种元素;BCl3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NO3-或CO32-。

(2)①根据其结构示意图可以得到胆矾的化学式为:[Cu(H2O)4SO4]·H2O。

②SO42-中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4+(6+2−2×4)/2=4、孤电子对数为0,为正四面体结构.

思路点拨: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分子结构与性质、配合物、氢键等,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较为综合,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晶格能的大小比较、空间构型的判断方法。

以上就是你好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你好网:www.nihao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湖北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相关推荐
求化学小高考方程式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
求化学小高考方程式 高二化学试题和答案整理归纳

求化学小高考方程式你好:记得加分哦,你邮箱多少,我发给你doc文档《化学必修1》化学方程式归纳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与氧气:常温:4Na+O2=2Na2O点燃:2Na+O2Na2O22.钠与水反应:_2Na+2H2O=2NaOH+H2↑_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3.钠与硫酸反应:2Na+H2SO4=Na2SO4+H2↑4.氧化钠与水反

2024-03-22 21:11:47
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ThespiderInonewayofthinking,failureisapartoflife.Inanotherway,failuremaybeawaytowardssuccess.The―spiderstory‖isoftentold.RobertBruce,leaderoftheScotsinthe13thcentury,washidingina

2024-03-24 02:43:49
新高考一卷各科答案及试卷汇总(各科答案更新完毕)(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新高考一卷各科答案及试卷汇总(各科答案更新完毕)(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2022年新高考一卷各科答案及试卷汇总(各科答案更新完毕)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2022年新高考一卷各科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包括2022年新高考一卷语文答案、2022年新高考一卷数学答案、2022年新高考一卷英语答案,以及解答2022年新高考一卷使用省份有哪些这个问题。山东、广东、江苏、福建、湖南、湖北、河北7省使用新高考一卷;其中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模式,其他6个省份均为“3+1

2024-03-27 13:39:32
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南通三模政治试卷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南通三模政治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江苏高考政治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2022年全国高考将在6月7日开考,相信大家都非常想要知道江苏高考政治科目的答案及解析,我就为大家带来2022年江苏高考政治答案解析及试卷汇总。2022年江苏高考答案及试卷汇总点击即可查看大家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高考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了解更多院校详细信息。一、江苏高考政治真题试卷(考后更新)目前试

2024-03-25 21:39:15
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新高考江苏卷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汇总高考结束后,最令考生关注的便是2022年高考成绩,只有知道高考成绩才能够对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充满信心。本期我便为大家带来2022年江苏卷高考答案及试卷解析汇总,希望这份江苏卷高考答案及试卷解析能够帮助到各位。一、2022年高考江苏卷答案及试卷解析汇总(完整版)同学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考试成绩所对应的大学院校,可以点击文章开头或末尾处

2024-04-01 19:32:22
广东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化学真题汇总(广东高考) 湖南卷高考化学真题
广东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化学真题汇总(广东高考) 湖南卷高考化学真题

2022广东高考化学答案解析及化学真题汇总(2022广东高考)2022广东高考非常重要,本文介绍汇总整理2022广东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以及2022广东高考化学试卷真题。2022广东高考将于2022年6月7日开始,本场考试结束后,本文将尽快更新2022广东高考化学答案,各位同学可以持续关注本文。1、2022广东高考化学答案关于2022广东高考化学试卷答案,本文将在考试结束

2024-03-25 16:36:43
广东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新高考II卷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广东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为了帮助大家全面了解2022年广东高考英语卷,了解广东卷的难易程度。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年广东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参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2022年广东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参考截止目前,2022年广东高考英语试卷还未出炉,待高考结束后,我会第一时间更新2022年广东高考英语试卷,供大家对照、估分、模拟使用。高考英语阅读题有

2024-04-02 19:43:46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乙卷(完整解析)(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高起点《数学(文》?)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乙卷(完整解析)(成人高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高起点《数学(文》?)

2022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乙卷(完整解析)2022年全国高考将在6月7日开考,相信大家都非常想要知道全国乙卷数学科目的答案及解析,我就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乙卷完整解析。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答案及试卷汇总点击即可查看大家可以在本文前后输入高考分数查看能上的大学,了解更多院校详细信息。一、全国乙卷数学真题试卷文科数学理科

2024-03-31 09: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