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2023年云南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

2023-08-07 13:29:57 | 你好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53010673隶属于: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大学811综合专业理论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811-综合专业理论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哲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综合知识科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A、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B、报考宗教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宗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专业:

中国哲学史   75分

西方哲学史     75分

B、宗教学专业

宗教学原理    60分

宗教史      60分

宗教学研究 30分

三、考查范围

中国哲学史

一、考察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哲学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线索。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方法。

3、通过哲学史的学习,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进而把握中华民族之精神特质。

二、考查形式

本科目考试,采用概念解释、简答、材料分析、综合论述等题型。每次考试所采用题型视当年具体情况而定。

三、考查内容

(一)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

1、夏商周三代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

2、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和同论、奇正观及孔子、墨子、老子的哲学思想;

3、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思孟学派、庄子、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荀子、韩非、阴阳五行说与《周易》哲学思想;

(二)秦汉—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1、汉代的哲学思想,包括黄老之学、董仲舒与王充哲学思想;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包括何晏、王弼、嵇康、阮籍、裴�Q、郭象、张湛的哲学思想,以及佛学思想包括“六家七宗”、僧肇、慧远、竺道生和《大乘起信论》;

3、隋唐时期的哲学思想,包括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以及禅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以及韩愈、李翱与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三)北宋—清初时期的哲学思想

1、宋代的理学思想,包括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以及陈亮与叶适的哲学思想;

2、宋明的心学思想,包括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的哲学思想;

3、明中后期至清初思想,包括李贽、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颜元与戴震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史

一、考察目标

1、了解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基本脉络、主要人物和代表著作;理解标志性哲学家的重要概念的含义,核心命题的论证;理解关键哲学问题及其解答的演变。

2、理解历史上西方哲学与宗教、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关系。

3、掌握概念分析、论证构造等基本哲学能力。

二、考查形式

本科目考试,采用概念解释、简答、材料分析、综合论述等题型。每次考试所采用题型视当年具体情况而定。

三、考查内容

(一)古希腊罗马哲学

考查重点包括前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晚期希腊哲学,包括伊壁鸠鲁、斯多亚、怀疑论、新柏拉图主义等学派的哲学思想。

(二)中世纪哲学

考查重点包括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尤其考察德尔图良、奥古斯丁、安瑟尔谟、托马斯·阿奎那、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卡姆等人的神哲学思想;考察唯名论和唯实论等哲学议题。

(三)近代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法国启蒙哲学

考查重点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培根、洛克、霍布斯、贝克莱、休谟、百科全书派和卢梭等人的哲学思想。

(四)德国古典哲学

考查重点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

附:参考书目:

中国哲学

1.《中国哲学史》编写组编著:《中国哲学史(上、下册)(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版。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西方哲学

1.《西方哲学史》编写组编著:《西方哲学史(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2. 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宗教学

一、考察目标

本部分内容包括宗教学原理、宗教史和宗教学研究三门宗教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的学科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宗教实际问题。

二、考查形式

1、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宗教学原理   约60分

宗教史     约60分

宗教学研究 约30分

2、试卷题型结构

本科目考试,通常采取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每次考试具体采取哪些题型,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考查内容

宗教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宗教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宗教观念。

2、理解宗教的本质、要素、观念、经验、行为、体制、功能等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核心内容。

3、能运用宗教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理念来分析和解决宗教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宗教学概述

(一)学习宗教学的意义

学习宗教学是全面了解历史,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可以培养和树立社会成员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对各种具体的宗教现象、宗教史的研究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与宗教有关的国际国内政治,稳定社会秩序。

(二)学习和研究宗教学的态度、理论和方法

科学的态度: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基本原理;借鉴近现代比较宗教学的合理成果。

二、宗教的本质、要素和逻辑结构

(一)宗教本质论的三种类型

以信仰对象(神)为中心;以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为核心;以宗教的社会功能为基础;三种宗教本质论的比较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本质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反杜林论》对宗教的规定

(三)对宗教定义的规定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宗教的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宗教四要素说”关于宗教的定义规定;对上述宗教定义的理解和应用。

三、宗教观念

(一)灵魂观念

灵魂观念的涵义;灵魂观念产生的原因;灵魂观念的演变;围绕灵魂观念的宗教行为;从灵魂不朽的信仰到宗教的来世生活论。

(二)神灵观念

神灵观念的性质和涵义;宗教的神是社会和人的投影;神灵的种类;神灵世界的结构。

(三)神性观念

神性的涵义;天命观念;神迹观念。

四、宗教经验

(一)宗教经验的涵义

宗教经验是信仰者对神圣物的精神体验;宗教经验的存在问题。

(二)宗教经验的表现形式和类型

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对神圣物的依赖感;对神圣力量之神奇和无限的惊异感;罪恶感和羞耻感、安宁感和获救感;自觉与神遭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感。

(三)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

理论的引导;道德的净化;药物的使用;宗教的修行。

(四)宗教经验的实质

宗教经验与世俗经验的比较;宗教经验没有客观的对象;宗教经验的“超验对象”是主观观念的对象化。

五、宗教行为

(一)巫术

巫术的性质和特点;巫术的人性依据和社会基础;巫术的种类;巫术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二)宗教禁忌

宗教禁忌的性质和特征;宗教禁忌的起源;宗教禁忌的种类;宗教禁忌的功能。

(三)献祭与祈祷

献祭;祈祷;忏悔;献祭与祈祷的性质和功能。

六、宗教体制

(一)宗教信徒的组织化与科层制度

宗教组织的性质;宗教组织的形成与演变;宗教组织的核心——僧侣;宗教组织的类型;宗教组织的社会作用。

(二)宗教观念的信条化与信仰体制

宗教信条、宗教教义的性质;宗教信条、宗教教义的产生与功能。

(三)宗教理想境界的追求与修行体制

宗教修行的性质与意义;宗教修行的目的;宗教的主要修行法门;宗教修行的组织模式。

(四)宗教行为的规范化与宗教礼仪

宗教礼仪的性质;宗教礼仪的种类;宗教礼仪的功能。

七、宗教与社会经济生活

(一)社会经济生活是宗教的基础

人类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宗教产生的前提;宗教实体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有经济的保障。

(二)宗教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宗教徒对发展社会经济的作用;宗教观念影响信徒的经济行为;宗教的祭仪活动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宗教组织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八、宗教与政治

(一)原始时代的宗教与政治的源起

政治和宗教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原始社会中的政治与宗教。

(二)阶级社会中的宗教与政治

宗教与阶级的关系;宗教与群体性政治生活。

(三)宗教为统治秩序服务的几种形式

宗教国家化为国教;政教合一;非国教形式的宗教与统治阶级。

(四)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几种宗教形式

打着宗教旗帜的人民起义;宗教改革与教会改革;异端神学和异教运动。

(五)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其他表现形式

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政教分离;宗教与政党;宗教与国际争端。

九、宗教与道德

(一)宗教与道德的起源

道德神启说和道德天赋论;启蒙思想家对道德源泉问题的探索;马克思主义论道德的起源。

(二)宗教与道德的保证

道德的真正保证是社会的人际关系;宗教“保证”道德的历史作用。

(三)宗教道德的性质和作用

宗教道德的性质及其与世俗道德的联系和区别;宗教道德的社会意义;宗教道德的历史作用。

十、宗教与艺术

(一)宗教与艺术的起源

“神创艺术论”和“艺术源于巫术论”;艺术起源于社会生活;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因缘关系。

(二)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社会生活的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基本动因;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宗教对艺术影响的二重性。

十一、宗教与科学

(一)宗教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区别;宗教与科学在历史上的联系;宗教与科学对立关系的调和。

(二)科学在历史上与宗教的冲突

古代希腊自然哲学对万物有灵论的冲击;哥白尼天文学说对神学世界观的第一次反叛;近代实验科学对无神论的意义;天体演化学说与生物进化论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

十二、宗教与哲学

(一)宗教与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宗教与哲学的联系;宗教与哲学的区别。

(二)宗教与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历史上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影响;印度历史上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影响;希腊与西方历史上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影响。

(三)关于三大神学问题的哲学思考

关于灵魂不灭的问题;关于神灵存在的问题;关于神迹——超自然力的自由问题。

十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宗教的演变

(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对宗教的影响

经济走向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多元化;高新科技大发展。

(二)传统宗教的演变

走向“世俗化”——传统宗教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发展;对传统的坚持与回归——宗教保守主义的复兴。

(三)新兴宗教的活跃

新兴宗教的社会文化背景;新兴宗教的特点;当代新兴宗教的发展趋势;“异端”与邪教现象。

(四)宗教的对立与对话

宗教对立的原因;宗教对话的基础;宗教对话运动。

十四、宗教的未来

(一)关于“宗教永恒论”

从神性永恒导出宗教永恒;宗教为人性天赋论;宗教为社会必须论。

(二)关于“宗教消亡论”

文化主义的宗教消亡论;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消亡论。

宗教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宗教史的基本知识,把握宗教思想演变、宗教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宗教的思想、教义、重要的宗教制度、重大的宗教事件。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宗教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宗教历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宗教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历史上的宗教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社会宗教发展的理论启示。

二、考查内容

一、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一)宗教起源论

自然神话论;实物崇拜说;万物有灵论;祖灵论或鬼魂论;图腾论;前万物有灵论;原始启示说。

(二)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研究宗教起源的方法论问题;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氏族制是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三)各种宗教发展观的比较

进化论的宗教发展观;恩格斯论宗教的发展。

二、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宗教

(一)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信仰形态

灵魂观念与冥世崇拜体制;图腾观念与图腾崇拜体制;祖灵观念和祖先崇拜体制;自然神观念和自然崇拜体制。

(二)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征

自发性和朴素性;整体性和排他性;制度化的约束性;鲜明的功利性。

(三)部落联盟时期氏族宗教的演变

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特点;原始社会晚期宗教的演变。

三、世界史上文明古国的国家——民族宗教

(一)古代埃及宗教的国家化

国家保护神及其神性的演变是对王权政治的适应;神庙经济、祭司贵族的形成及其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古代巴比伦宗教的国家化

巴比伦王国的兴替与宗教的国家化;自然神演变为城市国家的保护神;神和神灵世界的等级化;国家宗教直接神化人间统治者及其统治秩序;祭司贵族与祭司政体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三代(夏商周)以来的国家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

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性质、内容和源流;天帝崇拜和祭天之仪;祖先崇拜和宗庙制度;社稷崇拜;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特点和作用。

(四)古代印度的国家——民族宗教——婆罗门教的形成和发展

早起吠陀时代的印度社会和婆罗门教;后期吠陀和梵书时代的婆罗门教;奥义书的宗教思想;经书时代的婆罗门教。

(五)古代伊朗宗教的国家化和琐罗亚斯德教

古代伊朗国家和国家宗教的形成;琐罗亚斯德的宗教改革;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和教义;琐罗亚斯德教的兴衰。

(六)从古代希伯来宗教到犹太教

亚伯拉罕时代:古代希伯来氏族——部落宗教;摩西时代:犹太教的创立;犹太教的发展与完成;犹太教的主要经典、信条和习俗;犹太教的影响。

(七)中国的道教

道教的形成和演变;道教的经典、教义、宫观、道术与主要斋醮科仪;道教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四、世界宗教

(一)世界宗教的特点

神性和信众的普世性;产生的创建性;组织的独立性。

(二)宗教世界化的原因

宗教世界化的宗教原因;宗教世界化的社会原因。

(三)佛教

佛教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佛陀的创教活动;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教团——僧伽;释迦牟尼的神格化;佛教的演变、发展与传播;佛教的典籍、制度和仪轨;佛教走向世界的原因;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四)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基督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耶稣其人其事;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经典、教义、圣礼和教制;基督教的世界化进程;基督教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影响。

(五)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形成;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的经典、教义和礼仪制度;伊斯兰教的世界化进程;伊斯兰教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

五、当代宗教

(一)新兴宗教

新兴宗教的观念与界定;新兴宗教与现代社会;新兴宗教的组织结构;新兴宗教的未来和发展趋势。

(二)当代中国宗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宗教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现状;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及其演变过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行宗教政策和法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列宁主义宗教观;马列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学研究

一、考查目标

1、了解宗教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宗教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宗教研究的启示。

2、运用宗教学学科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宗教现象,解决有关宗教的实际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宗教学的形成

宗教学的形成背景;宗教学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的学术主张;宗教学学科概况和研究意义。你好网

二、宗教人类学

宗教人类学的形成与发展;宗教人类学的基本框架;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形态;创生性宗教;灵魂观念与神灵观念;宗教仪式的基本要素;宗教运动与社会变革。

三、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概况;宗教社会学开创时期的思想理论;宗教社会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四、宗教哲学

当代的宗教哲学观;“上帝存在证明”及其批判;宗教语言问题及其争论;宗教对话问题及其争论。

五、宗教文化学

人类学的尝试:马林诺夫斯基论宗教与原始文化;社会学的观点:韦伯论宗教与现代文化;文化史学的思路:道森论宗教与文化史观;历史哲学的探索:汤因比论宗教与文明形态;文化哲学的反思:卡西尔论宗教与文化符号;宗教文化学的方法论立意和理论启发。

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5100余人)

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为做好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提高选拔质量,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及云南省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

(一)招生专业

2023年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其中部分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类别(领域)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www.grs.ynu.edu.cn/)公布的《云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招生专业目录)。我校除部分专业是按研究方向招生以外,其余均为按专业招生,具体以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和说明为准。

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我校2023年非全日制专业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必须选择“12 定向就业”。

(二)招生计划

2023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100余人,包含推荐免试计划、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单独考试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等。

1.推荐免试计划

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全日制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均可接收推免生,非全日制以及部分联合培养的专业(研究方向)不接收推免,具体以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中公布为准。可招收推免生的专业一般预留该专业50%的招生计划用于接收推免生(公布在研招网上的推免生数量为各专业可接收推免生的最大上限,非实际招生数)。

2.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

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包含推免计划和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计划等,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数以当年公布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为准(预计将于2022年10月底完成推免生接收工作后公布)。

3.单独考试计划

单独考试是指考生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制的考试方式。2023年我校单独考试招生计划为10人,可进行单独考试招生的专业及具体要求详见《云南大学2023年为在职人员组织单独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4.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我校2023年“少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及具体要求详见《云南大学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我校2023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及具体要求详见《云南大学2023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章程》。

6.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

2023年我校部分专业招收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该专项计划按研究方向招生,具体以招生专业目录公布为准,招考政策按照本章程执行。该专项计划具体介绍详见《西南联合研究生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项说明》(附件3)。经报考、遴选录取为我校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的硕士研究生,学籍注册为云南大学,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由云南大学颁发。

我校最终实际的招生计划将以当年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招生计划为准(预计将于2023年3月份正式下达),正式计划下达后我校将视生源状况和各学科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名额。考生若有疑问,可致电我校研招办咨询。

招生专业目录加“☆”的表示该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加“★”的表示该专业是我校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毕业时学位证书上的学位(专业)名称以研究生院学位办规定和备案为准。

三、学习方式

按照学习方式区分,我校硕士研究生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全日制研究生(含学术型专业和专业学位)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业在复试时划定同一分数线。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下方研究方向中带“(非全日制)”的即可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必须选择“12 定向就业”,并如实填写定向就业单位。

四、报考条件

A. 报考我校学术型专业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必须在2023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的本科结业生,根据我校培养目标和各学科的具体学业要求,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部分专业,具体请参看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此类考生不得报考招生专业目录中备注了“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相关专业。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在籍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书面同意,否则不予确认。此类研究生如后期拟录取到我校,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须注销原培养单位或院校学籍,否则无法录取。

B.报考我校专业学位的考生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A中的各项要求,同时前置学历须为本科毕业及以上。

(2)报考前所学本科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A中的各项要求,同时前置学历须为本科毕业及以上。

(2)报考前所学本科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自学考试本科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3.报考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A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报考我校工程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A中的各项要求,同时前置学历须为本科毕业及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同等学力的相关说明:

1.同等学力身份是指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截止2021年9月1日),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2.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同等学力考生,其高职高专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应在2018年9月1日前颁发。

3.同等学力考生若在报名时未如实填报同等学力情况,或虚假填报学历信息导致学信网校验不通过的,如进入复试我校有权取消其复试资格。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你好网:www.nihao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3年云南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相关推荐
2023年云南民族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民族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民族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民族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

2023云南民族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民族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很多考生都想提前知道2023年云南民族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各专业招生人数是多少,往往我们都是通过云南民族大学的招生简章,就能了解具体的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2023年云南民族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截止目前,2023年云南民族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各专业招生人数还未出炉,等到公布后,我们也

2023-08-06 23:15:03
2023年云南师范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师范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

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招生简章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招生简章点击查看

2023-08-03 04:26:35
2023年云南警官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警官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警官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警官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云南警官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61人) 云南警官学院202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第一条招生规模我院202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2022年为61人,供参考)。第二条招生专业我院研究生招生专业为警务硕士,研究方向为禁毒。第三条学制、学习形式及学历与学位获取警务专业硕士学制为3年,学习形式为1-3学期每学期集中授课

2023-08-09 07:07:59
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中医药大学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最新) 云南中医药大学简称云中,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往往我们都是通过云南中医药大学的招生简章,就能了解具体的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具体招生情况。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截止目前,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各

2023-08-09 12:06:57
2023年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都有什么招生专业呢? 当时间的脚步已来到2022年的岁末,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23年,新的一年大家都有新的期盼,对于同学们来说,选择一所好的高校学习到真材实料的本领还有选择自己合适的专业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那么针对大家的疑问,小编收集了部分材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都有什么招生专业呢? 云南新兴职业学

2023-08-09 02:57:55
2023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23年招生专业有哪些?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招生专业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泰语、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工程造价、工商管理等。一、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招生专业序号专业名称专业大类

2023-08-02 16:06:22
2023年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专业有哪些?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茶文化方向)、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播音与主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护理(日语强化)、护理(老年护理)、护理(康复护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临床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大数据技术、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小学数学教育等。一、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本专科1高速

2023-08-05 07:50:39
2023年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2023年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3年招生人数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在云南的招生计划1、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云南2022年高考理科招生计划人数为15

2023-08-09 06:36:06